“1+2”耳穴通疗法:耳穴压豆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日期:2025-04-26 来源:中医教育 阅读:7

中医认为耳朵与人体经络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等反应。我们小小的耳朵上有90多个穴位,穴位分布形似倒置的胎儿。从耳穴分布规律图可以看到: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耳穴分布规律图

“耳穴疗法”就是根据耳廓上相关穴位对应的反射区,加以物理刺激、按摩等手法,刺激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改善调理的作用。其中,耳穴压豆是耳穴疗法的常用方法。

耳穴压豆的原理是基于中医的全息理论,认为耳朵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全身的各个部位和器官。通过在耳朵的特定穴位上贴上小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籽、莱菔子、白芥子等),并进行适度的按压和揉捏,可以刺激这些耳穴,从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终达到调理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王不留行籽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效。以下是其主要功效与作用:

1、活血通经:王不留行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调理因气血不畅引起的症状,如痛经、闭经等。它可以通过改善气血流通,帮助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2、消肿止痛:该药材具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淤青肿胀等情况。外敷于患处可以促进恢复。

3、催生:王不留行籽能够刺激子宫收缩,加速分娩过程。佩戴在胸前或用作按摩可辅助顺产,但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谨慎使用。

4、利尿通淋: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适用于调理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可通过煎汤内服的方式进行调理。

5、下乳消痈:入肝经,能疏肝理气,促进乳腺通畅,有利于乳汁排出。可用于调理产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和月经过多的女性应避免使用王不留行籽,因为它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或加剧症状。在使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调理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耳穴压豆的作用包括:

1、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通过刺激耳部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帮助缓解或调理相关疾病。

2、调节脏腑功能:耳朵与全身的脏腑器官紧密相连,通过刺激耳部穴位可以间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

3、缓解疼痛:耳穴压豆对各种疼痛性疾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通过刺激特定的耳穴,可以产生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改善内分泌和代谢: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对于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等疾病,耳穴压豆可以通过调节相应的耳穴来平衡内分泌和代谢,达到调理目的。

耳穴压豆

耳穴常用穴位功效:

1、神门主治失眠,多梦,眩晕等。

2、颞主治偏头痛等。

3、胃主治胃炎,失眠,消化不良等。

4、肾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遗尿症等。

5、枕主治头痛,癫痫,神经衰弱等。

6、耳背沟主治高血压病,皮肤瘙痒等。


耳穴压豆适应症:

1、各种疼痛性疾病:包括头痛、牙痛、咽痛、腹痛等。

2、各种炎症:包括结膜炎、中耳炎、咽喉炎、盆腔炎、牙周炎等。

3、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眩晕综合征、失眠、消化不良、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等。

4、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等等。


耳穴压豆时的注意事项:

1、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对胶布过敏者,需慎用;

3、耳部炎症、皮肤破溃不宜采用;

4、女性经期、孕期慎用。

5、夏季气温高,容易出汗,贴压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者及孕妇宜要轻轻按压,急性疼痛性病证宜重手法强刺激。

7、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外耳患有显著的炎症时,不宜进行耳部按摩。


耳穴压豆属于个体化疗法,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在辨证准确、找准穴位的情况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切不可盲目使用,请务必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助力,进学习群共同进步!
推荐课程
热点文章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升降出入,大道至简!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人体脏腑功能为生理基础,以气一之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论断调理疗法。《黄帝内径》认为,
四大 “补肾”良品,隔三差五吃一次,把虚了的肾补回来!
说到补肾,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虽是补肾滋阴*方,但要注意的是,它并不壮阳!自古以来,大家觉得“肾”是男人的敏感地带,其实不然,肾是先
十病九寒!除寒气的方法,《伤寒论》里早有介绍!
中老年群体,是寒症的高发区!一到冬天,手脚发凉、畏寒、乏力身体酸痛、有人还伴有头晕。阳虚、肝郁、贫血、不易发现的低血压都是常见原因,那怎么解决我们的手脚冰凉问题呢?别着急,靠吃也能有效调养!中医历代医家都十分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一场“清淡饮食”引发的急救!血压高千万管住嘴!
凌晨3点,67岁的张伯突然从床上翻滚落地,左手如触电般麻木,嘴角歪斜流涎,血压直冲200mmHg!儿子慌乱中喊道:“他天天喝苦瓜汁、凉拌芹菜,说能降血压,怎么会
扎一针,凭啥就能通全身?用科学解密针灸的“穴位密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一根银针扎进皮肤,为什么能缓解偏头痛?隔着衣服按压手肘,为什么能止住牙痛?有人说是“玄学”,也有人说是“心理暗示”,但无数成功案例证明,咱
恭喜您预约成功

请进入【我的课程】查看预约的课程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

添加客服微信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