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痛风关节疼痛怎么缓解?医生推荐5大妙招简单有效
说起痛风,真是让不少老年朋友谈之色变。那种钻心的疼痛,半夜突然袭来,疼得人恨不得把脚锯掉。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患者,大半夜跑急诊科,眼泪都疼出来了。
为什么老年人特别容易得痛风呢?说白了就是年纪大了,身体各个零件都开始"老化"。肾脏处理尿酸的能力下降,新陈代谢也慢了,再加上平时爱吃点好的,这尿酸就慢慢堆积起来了。更要命的是,痛风还会"拖家带口"地带来其他毛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一个接一个找上门。
不过话说回来,痛风虽然凶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医生常用的缓解方法,都挺管用的。
第一招:冰敷,比止痛药还快
痛风发作的时候,患处又红又肿又烫,这时候千万别想着热敷。很多人觉得热敷舒服,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热敷只会让血管扩张,肿得更厉害。
正确的做法是冰敷。找个毛巾包几块冰,敷在疼痛的地方,每次敷个十五二十分钟,过一两个小时再敷一次。这样做能快速降温消肿,疼痛很快就能缓解不少。有条件的话,用硫酸镁泡水湿敷效果也很好。
记住了,是冰敷不是热敷!这个搞错了会越来越疼的。
第二招:老老实实躺着别动
平时都说要多运动,但痛风发作的时候可不是逞强的时候。这会儿最好的运动就是躺着不动。
找个舒服的地方躺下,把疼痛的腿脚垫高一点,这样有助于血液回流,能减轻肿胀。也别想着按摩放松,越按越疼。就安安静静地休息,让关节好好恢复。
很多人觉得躺着就是偷懒,其实这时候休息就是最好的治疗。
第三招:拼命喝水,把尿酸冲出去
水是个好东西,特别是对痛风患者来说。多喝水能帮助肾脏把多余的尿酸排出去,这可比吃什么保健品管用多了。
一天至少要喝两三千毫升的水,相当于六七杯大杯子的水。白开水最好,淡茶水、柠檬水也行。千万别喝浓茶、浓咖啡,更别喝那些甜饮料,对痛风一点好处都没有。
怎么判断喝够了没有?看尿液就知道,颜色很淡或者透明的就说明水喝够了。如果尿液发黄,那就还得继续喝。
第四招:管住嘴,远离高嘌呤食物
都说病从口入,痛风更是这样。很多老年朋友平时爱吃点海鲜、喝点小酒,殊不知这些都是痛风的"导火索"。
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其实也不复杂。简单来说,动物内脏、各种海鲜、浓汤这些都要避开。特别是酒,啤酒白酒黄酒,一律不能碰。
能吃的倒是挺多:各种蔬菜基本都没问题,水果也可以吃,特别推荐樱桃,据说能降尿酸。牛奶、鸡蛋、全谷物这些也都不错。想吃肉的话,可以吃点瘦肉,但记得要水煮,汤别喝。
其实换个角度想,这样吃对身体反而更健康。
第五招:用对药,别硬扛着
有些老年朋友觉得能忍就忍,不愿意吃药。其实痛风发作的时候,合理用药比硬扛强多了。
最常用的是布洛芬这类消炎止痛药,发作后24小时内用效果最好。开始可以用足量,等疼痛缓解了再慢慢减量。
还有个老药叫秋水仙碱,专门对付痛风的,效果不错。一般是先吃1毫克,一小时后再吃0.5毫克。
如果其他药都不能用,医生可能会开点激素类药物,短期使用是安全的。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痛风发作的时候千万别吃降尿酸的药,这样可能会让疼痛转移到其他关节,更难受。
平时怎么防着点
除了急性发作时的应对,平时的预防也很重要。
体重控制是关键。胖的人更容易得痛风,这是有道理的。不过减肥要慢慢来,一周减个一斤左右就行,别急于求成。
还要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受凉、太累、生病、手术、吃太饱、情绪激动,这些都可能引发痛风。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暖,别太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中医的调理思路
从中医角度看,痛风跟脾胃功能不好、体内湿气重有关系。平时可以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白扁豆、山药、芡实、大枣这些健脾的;玉米须、茯苓、薏米这些利湿的。
不同季节调理方法也不一样:春天吃得清淡点,夏天少吃冰冷的,秋天润燥生津,冬天适当温补。
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
痛风能不能根治?
说实话,痛风确实治不好根,但完全可以控制得很好。只要按医生的要求规范治疗,该吃药吃药,该忌口忌口,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只有大脚趾疼才是痛风吗?
当然不是。痛风可以发生在任何关节,手指、手腕、膝盖都有可能。特别是老年女性,手指关节痛风挺常见的。
尿酸正常了就不会发作了吗?
也不一定。有时候尿酸水平正常,关节里的尿酸盐结晶还在,照样可能疼痛。所以不能单纯看化验单。
痛风发作时能运动吗?
急性期就别运动了,好好休息。等不疼了,可以适当做些轻松的运动,比如散步、游泳什么的。
什么时候必须看医生?
疼了三天还不好、发烧了、关节变形严重、经常反复发作,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最后说几句
痛风虽然难缠,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该冰敷冰敷,该休息休息,该喝水喝水,该忌口忌口,该吃药吃药。
这些方法看起来简单,但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很多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果当然不好。治疗痛风就像养生一样,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
希望每个被痛风困扰的朋友都能早日摆脱疼痛,重新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记住,身体是自己的,对自己好一点,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