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岳老师:平衡针灸,上肢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详解!

日期:2025-04-26 来源:中医教育 阅读:3

平衡针灸是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的优势在于其安全性高,主要选取四肢和头面的安全穴位,减少晕针的风险,并且见效快,通常针刺后几秒钟内就能看到效果。下面由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亲传弟子李东岳老师,分享平衡针灸上肢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

李东岳老师:平衡针灸,上肢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详解!

平衡针灸上肢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详解:

平衡针灸穴位定位图

1、颈痛穴   

o 定位:半握掌,第4、5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处(或八邪穴)   

o 针刺特点: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指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或向上放射   

o 功效:舒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o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颈肩综合症等   


2、感冒穴   

o 定位:半握掌时,第三掌骨与第四掌骨间及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o 针刺特点:以针刺出尺桡神经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解表散寒、消咽止痛、消炎退热   

o 主治:感冒、鼻炎等   


3、咽痛穴   

o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桡侧缘中点(或合谷)   

o 针刺特点:以针刺指掌侧固有神经或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手法   

o 针刺方向:向掌心方向直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消炎退热、镇静止痛、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o 主治:急慢性咽痛、喉炎、扁桃腺炎等   

  

4、指麻穴

o 定位:半握掌时,位于第五掌骨中点处   

o 针刺特点:以针刺尺神经的手臂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平刺,向掌心方向刺入1-1.5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醒脑开窍、调节神经、止痛止麻、消炎   

o 主治:末梢神经炎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5、胸痛穴

o 定位:位于前臂背侧尺、桡骨之间,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的下1/3处   

o 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骨间背侧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手法

o 针刺方向:斜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消炎止痛、扩张冠状动脉、调节神经与内脏、调节血压心率、调节血糖血脂、调节内分泌

o 主治:胸部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心绞痛、心率不齐等


6、痔疮穴   

o 定位:位于前臂伸侧面尺桡骨之间,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上1/3处   

o 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骨间、背侧皮神经或前臂背侧神经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向上直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泻火解毒、退热通便、消炎止痛   

o 主治:内外痔、混合痔、肛裂等   

平衡针灸穴位定位图侧

7、膝痛穴   

o 定位:手心向下,上臂伸直于肩关节与腕关节连线的中点(或曲池上1cm)   

o 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背侧皮神经或桡神经干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退热抗过敏、消炎止痛、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o 主治: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骨性膝关节炎、髋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8、臂痛穴   

o 定位:位于肩峰至腋后皱臂连线的1/2处(或肩贞)

o 针刺特点:以针刺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后产生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斜刺2.5-3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   

o 主治:臂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等   

  

9、踝痛穴(又名失眠穴)

o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面、腕横纹正中央桡侧端,即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或大棱)   

o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产生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0.5-1寸   

o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向中指或食指方向放射,以中指、食指麻胀感为主   

o 功能:镇静定神、消炎止痛、调节内脏、调节心律   

o 主治:踝关节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跟骨刺、足跟痛、足底痛等   

  

10、降糖穴   

o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下1/3处,掌长肌腱之间   

o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或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o 功能:益气安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气、降糖降脂、降压降酶   

o 主治: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等   

11、肺病穴   

o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上1/3处,掌长肌腱之间   

o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理气润肺、止咳退热、消炎止血、抗过敏   

o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平衡针灸穴位定位图后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助力,进学习群共同进步!
推荐课程
相关推荐
李东岳老师:平衡针灸,下肢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详解!
平衡针灸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代科学理论,经过50多年潜心研究,60多万门诊病人临床研究,全国4000多家医院临床验证,创立
李东岳老师:平衡针灸,胸腹肩背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详解!
平衡针灸是一种结合了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理论的针灸调理方法。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神经通路至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通
传承百年商氏中医:免扎针、免开方,外治妙法轻松上手!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您是否常常陷入两难困境?身边有人对扎针吃药心怀恐惧,每一次就医都像是一场艰难的心理挑战;自己也因缺乏专业的中医扎针、开方技能,面对身体的
李东岳老师:平衡针灸,头面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详解!
平衡针灸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的王文远教授创立,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来调节大脑中枢系统的平衡,下面由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亲传弟子李东岳老师,分享平衡针灸头面部穴位的定位及其针刺手法。
刮痧、梅花针、拔罐…非遗铃医五绝大揭秘!
铃医五绝是一套集刮痧、梅花针、拔罐、穴位压贴及磁圆梅针于一体的中医外治体系。秉承廉、简、验、便四大原则,用简单的办法应对复杂的症状。由非遗买氏中医外治法传承人“王栋”老师创承推广。
热点文章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升降出入,大道至简!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人体脏腑功能为生理基础,以气一之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论断调理疗法。《黄帝内径》认为,
四大 “补肾”良品,隔三差五吃一次,把虚了的肾补回来!
说到补肾,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虽是补肾滋阴*方,但要注意的是,它并不壮阳!自古以来,大家觉得“肾”是男人的敏感地带,其实不然,肾是先
十病九寒!除寒气的方法,《伤寒论》里早有介绍!
中老年群体,是寒症的高发区!一到冬天,手脚发凉、畏寒、乏力身体酸痛、有人还伴有头晕。阳虚、肝郁、贫血、不易发现的低血压都是常见原因,那怎么解决我们的手脚冰凉问题呢?别着急,靠吃也能有效调养!中医历代医家都十分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一场“清淡饮食”引发的急救!血压高千万管住嘴!
凌晨3点,67岁的张伯突然从床上翻滚落地,左手如触电般麻木,嘴角歪斜流涎,血压直冲200mmHg!儿子慌乱中喊道:“他天天喝苦瓜汁、凉拌芹菜,说能降血压,怎么会
扎一针,凭啥就能通全身?用科学解密针灸的“穴位密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一根银针扎进皮肤,为什么能缓解偏头痛?隔着衣服按压手肘,为什么能止住牙痛?有人说是“玄学”,也有人说是“心理暗示”,但无数成功案例证明,咱
恭喜您预约成功

请进入【我的课程】查看预约的课程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

添加客服微信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