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发烧小儿推拿手法:7招快速退热,不吃药在家搞定
每次看到宝宝小脸红扑扑的,摸着滚烫的额头,当妈的心都要急死了。尤其是因为吃太多导致的积食发烧,小家伙还会口气重、肚子胀,看着就心疼。其实啊,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小儿推拿真的很管用,在家就能帮宝宝退烧,比吃药安全多了。
为什么积食会让宝宝发烧?
说白了就是宝宝吃得太多太杂,小肚子消化不了,食物堆在那里就开始"发酵"产热。再加上现在的妈妈总怕孩子冷,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热气散不出去,体温自然就上来了。
你家宝宝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多半就是积食发烧了:发热的同时还干呕,嘴巴里有酸臭味,小肚子鼓鼓的,好几天不拉粑粑,或者拉出来特别臭,小便也黄得厉害。
妈妈必学的退热推拿手法
清天河水——最温和的退烧法
这个穴位在宝宝手臂内侧,从手腕中间到手肘中间那条线。用你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地从手腕往手肘方向推,推个100到300下就行。这招特别温和,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都能用,既能退热又不会伤到宝宝。
退六腑——清热解毒小能手
在宝宝手臂外侧,就是靠近小手指那一边,从手肘到手腕那条线。用拇指从手肘往手腕方向推,也是100到300下。这个手法清热效果特别好,宝宝内火重、烦躁不安的时候最管用。
头面四大法——开门见山清热法
这是一套组合拳,包括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开天门就是用拇指从宝宝眉心往上推到发际线;推坎宫是沿着眉毛从里往外推;太阳穴大家都知道,轻轻揉就行;耳后高骨在耳朵后面那个突出的骨头下面。每个动作做100到300下,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有效。
清脾经——帮助消化的好帮手
在宝宝大拇指的侧面,从指尖推到指根,也可以来回推。这个手法能健脾胃、助消化,对积食引起的各种不适都有帮助。推的时候动作要轻柔,100到500下就够了。
清胃经——降胃火止呕吐
就在大拇指肚子那一节,从手掌根部往拇指根推。这招专门对付胃火大、爱吐的情况,能让宝宝的小胃舒服不少。
揉板门——消积食的专家
板门穴在宝宝手掌大鱼际那块肉肉的地方,用拇指轻轻揉中间那个点。这个穴位消积食特别厉害,宝宝不爱吃饭、肚子胀、拉肚子的时候都能用。
摩腹——最舒服的按摩法
用整个手掌在宝宝肚子上顺时针轻轻转圈,动作要轻快一些,按摩5分钟左右。这样做能帮助消化,缓解胀气,宝宝通常都很享受这个过程。
推拿时要注意什么
手法一定要轻柔,千万别用力过猛把宝宝弄疼了。可以抹点婴儿润肤油,这样推起来更顺滑,宝宝也更舒服。一般宝宝体温在38.5度以下的时候做推拿效果最好,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还不错,能吃能睡能玩,就不用太着急往医院跑。
配合这些护理效果更好
宝宝发烧不超过38.5度的时候,可以用温水给他擦擦额头、胸背和手脚心,多喝点温开水帮助排毒。最重要的是,这时候千万别强迫宝宝吃东西,特别是油腻的食物。给他喝点小米粥、米汤就行,等积食消了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什么时候必须去医院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度,或者精神状态很差,不吃不喝还一直吐,推拿后也没什么改善,那就别犹豫了,赶紧上医院。还有就是如果宝宝太小,6个月以下的话,建议还是直接看医生比较安全。
预防积食,平时就要注意
要想避免宝宝积食发烧,平时的喂养很关键。定时定量,别让孩子吃得太撑;睡前两小时不要再给东西吃;平时多陪孩子玩玩,适当运动有助消化;没事的时候可以给宝宝揉揉肚子,促进肠胃蠕动。
学会了这些推拿手法,妈妈们遇到宝宝轻微积食发烧就不用那么慌张了。当然,推拿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如果情况严重还是要及时就医。但对于日常的小毛病,这些传统中医的方法确实能帮上大忙,让咱们做妈妈的多一份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