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出汗多怎么调理?90%家长都做错了这件事
宝宝睡觉出汗多怎么调理?90%家长都做错了这件事
当妈妈后,最怕的就是宝宝有点什么不舒服。特别是看到宝宝睡觉时满头大汗,真的是心疼又担心。说实话,我身边十个妈妈里面,有九个在处理宝宝出汗这件事上都走过弯路。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让你少踩坑!
先搞清楚宝宝是什么体质,别瞎调理
我家宝宝刚开始出汗多的时候,我也是各种着急。后来请教了中医朋友才知道,原来宝宝的体质不一样,出汗的原因也不同。
比如说,有些宝宝属于气虚体质,就是那种看起来比较娇弱的,动不动就累,出的汗也比较稀。还有些宝宝是阴虚体质,晚上特别容易盗汗,小手小脚总是热乎乎的。另外还有湿热体质的宝宝,出汗多不说,汗味还重,脾气也容易急躁。
知道了宝宝的体质,调理起来就有针对性多了,总比瞎猜要好吧?
睡觉环境很重要,这些坑你踩过吗?
说起来真的很多妈妈都犯过这样的错误。我之前也是,总担心宝宝着凉,房间温度调得特别高,被子盖得厚厚的。结果呢?宝宝出汗更厉害了!
其实最合适的温度是20到24度,不要超过26度。被子也不要太厚,选那种透气性好的棉质被褥就行。还有就是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不要太闷。
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但真正做对的家长真不多。
吃对了,比吃药还管用
宝宝的饮食真的很关键。我发现很多家长给宝宝吃得太丰盛了,各种补品、营养品一大堆,结果宝宝的小身体消化不了,就容易出汗。
其实简单点就好:
- 少给宝宝吃辛辣、油腻的东西
- 多煮点小米粥、绿豆汤这些清淡的
- 莲子百合粥也不错,既好吃又能止汗
食疗真的比药疗安全多了,而且效果也好。
这些错误想法,你中招了吗?
我当初也犯过不少错:
第一个错误:一看宝宝出汗就觉得是缺钙,赶紧补钙。其实出汗多不一定是缺钙,要综合其他症状来看。
第二个错误:宝宝一出汗就赶紧擦,还要吹风扇。这样做反而容易让宝宝感冒。
第三个错误:觉得宝宝出汗就是热,赶紧脱衣服开空调。温度降得太快,宝宝的免疫力反而会下降。
第四个错误:觉得中医调理太慢,不如西药来得快。其实中医调理虽然慢一点,但是治根本。
这些坑我都踩过,希望你们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简单的按摩手法,在家就能做
推拿按摩真的很管用,而且操作也不复杂。我现在每天晚上都会给宝宝按摩一下这几个穴位:
- 神门穴(手腕上)
- 合谷穴(虎口处)
- 足三里(小腿上)
- 三阴交(脚踝上)
- 太溪穴(脚踝内侧)
每个穴位按摩一分钟就够了,力度要轻柔。宝宝也很享受这个过程,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呢。
一年四季调理方法不一样
这一点很多人都忽略了。宝宝在不同季节出汗的原因是不同的:
春天的时候要注意防风,帮宝宝调理气血。夏天重点是防暑降温,清热止汗。到了秋天就要润燥养阴,防止秋燥引起盗汗。冬天则要温补阳气,别让寒气入侵。
根据季节调整护理方法,效果会更好。
轻重缓急要分清
宝宝出汗也有轻重之分。如果只是轻微出汗,调整一下环境和饮食就行了。出汗比较严重的话,可以配合推拿和一些温和的中药调理。
但如果宝宝出汗特别厉害,而且还有其他症状,那就别犹豫了,赶紧带去医院检查。
中医西医各有优势,结合起来更好
现在的医学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把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结合起来呢?西医可以帮我们排除一些疾病,中医则更注重整体调理。
什么时候该看中医,什么时候该看西医,这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中医调理就够了。
预防工作做得好,后面省心很多
与其等宝宝出现问题再去治疗,不如平时就做好预防工作。
帮宝宝建立健康的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定期体检。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其实都是在为宝宝的健康打基础。
真实案例分享,给你更多信心
我身边有不少妈妈都成功调理过宝宝的出汗问题。比如我闺蜜家的宝宝,三个月大的时候夜里出汗特别严重,用了我分享的方法,一个月后就明显好转了。
还有邻居家一岁多的小朋友,通过中医调理,不仅出汗问题解决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
这些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方法对了,宝宝的出汗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带娃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出汗只是其中之一。关键是要用对方法,保持耐心。相信每个妈妈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宝宝的调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