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日期:2025-04-26 来源:中医教育 阅读:8

"天天给孩子炖海参煮燕窝,想让孩子补充营养,好长个子,结果孩子动不动就积食发烧,个头也长得很慢。"李奶奶跟隔壁邻居抱怨道。

很多家长们一到春天就拼命给孩子"贴春膘",却不知春季进补讲究"清补慢调"。

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春季养娃要“搭顺风车”


《黄帝内经》讲"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天阳气升发就像小树抽新芽。

此时给孩子进补,就像给庄稼追春肥,讲究"轻、透、升":

旺盛肝气:肝主筋,春应肝,筋骨舒展助长高

脾胃苏醒:脾为后天之本,吸收好才能转化营养

肾精萌动:冬季储备的能量开始滋养骨骼

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但现代孩子由于饮食肥腻垃圾食品摄入过多等问题,容易出现三大"生长绊脚石":

- 肝火过旺:脾气暴躁、睡觉磨牙、眨眼频繁

- 脾虚积滞:挑食厌食、大便酸臭、舌苔厚腻

- 肾精不足: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差、盗汗尿床

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明代儿科专著《幼幼集成》说得好:"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

如果家长们在春天盲目给孩子进补,就会像给小火苗泼油,反而引发积食、过敏、多动等问题。


古法养娃的智慧


药王孙思邈的育儿经

《千金要方》记载:"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强调春季要适当"春捂",避免过度保暖导致内热。

李时珍的食疗观

《本草纲目》提到:"核桃,补肾通脑,益智慧。"但特别注明"每日食不过三枚",提醒家长控制坚果摄入量。

钱乙的调养法

宋代儿科圣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首创"异功散",用四君子汤加陈皮,既补脾又理气,至今仍是调理小儿脾胃的经典方。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道粥品,集三位儿科圣手的智慧为一体的益智健脾粥——


山药核桃小米粥

专治“光吃不长个、多动不专注”

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 小米80克:健脾养胃的"黄金米"

- 山药半根:补肺脾肾的"神仙食"

- 核桃仁20克:益智健脑的"脑黄金"

- 鸡内金3克:消食化积的"清洁工" (可不放)

- 花生15粒:补气血的"天然糖果"

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做法:

1. 小米淘洗后冷水浸泡30分钟

2. 山药去皮切丁(戴手套防痒)

3. 所有材料加600ml水,大火煮沸

4. 转小火熬40分钟至粘稠

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这碗粥的妙处在于"攻守兼备":

山药小米健脾胃助吸收,核桃鸡内金消积食益智力,葡萄干补充微量元素。

每周喝3次,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

✅ 孩子饭量增加,大便成形

✅ 写作业专注时间延长

✅ 夜间盗汗、磨牙减少

✅ 过敏发作频率降低

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给各位家长们叮嘱一下,春季养娃,注意"四要四不要"

要做到:

1. 辰时喝粥(7-9点胃经当令)

2. 每天晒太阳30分钟(裸露后颈促钙吸收)

3. 睡前捏脊(从尾椎捏到大椎,每天5遍)

4. 常吃发酵食品(酸奶、纳豆调节肠道菌群)

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不要做:

1. 睡前喝牛奶(加重脾胃负担)

2. 盲目补充DHA(过量影响凝血功能)

3. 吃反季水果(草莓、西瓜寒凉伤脾)

4. 强迫喂饭(引发厌食心理)

餐桌上的"健脑四宝"

1. 芝麻酱拌菠菜:补铁补钙提升专注力

2. 牡蛎蒸蛋:锌元素促进智力发育

3. 南瓜小米糊:叶黄素保护视力

4. 紫菜虾皮汤:天然碘库助力甲状腺健康

春季别再给孩子瞎补了!这不是在补身体,而是在害孩子!

《育婴家秘》有云:"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春季养娃不是比拼营养品价格,而是顺应天时调理脏腑。

就像培育小树苗,定期松土(运动)、适量施肥(饮食)、及时修枝(作息),自然能收获栋梁之材。


全文完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助力,进学习群共同进步!
推荐课程
相关推荐
晚上睡不着,建议别放过这5种“天然安眠药”!
经历过失眠的人都知道,失眠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明明很疲惫但大脑却很活跃精神,一看时间,凌晨三点了。现代的人们像24小时待机的手机,连睡觉都成了
只有5味中药,从根上断绝湿气,还能治气虚和脾虚!
有一个场景,想必屏幕前的各位都遇到过——大便粘马桶。 明明排出量没有多少,可是冲水键按一了一次又一次,但却依然有几条顽固的大便牢牢地扒在马桶上。 有朋友跟我说:
孩子脾胃差,吃啥都不香?这碗粥唤醒孩子"罢工"的脾胃
儿童乐园里,王阿姨正追着5岁的孙子喂饭:"这孩子每顿吃两口就说饱了,半年没长个儿了。"掀开孩子衣角,肋骨根根分明,舌苔白得像撒了层奶粉。现代
灵动针法学术交流会,对中医从业者的职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灵动针法学术交流会从技能提升、临床实践、职业竞争力等多方面,为中医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带来助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诊疗技术灵动针法突破传统针灸技法,以
聊聊张立国老师的宫廷古法膏滋的熬制工艺!
在中医教育第 1 期宫廷古法膏滋进阶班学术交流会青岛站中,非遗技艺传承人张立国老师分享了一系列独特且严谨的宫廷古法膏滋熬制工艺,这些工艺是保障膏滋品质与药效的关
热点文章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升降出入,大道至简!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人体脏腑功能为生理基础,以气一之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论断调理疗法。《黄帝内径》认为,
四大 “补肾”良品,隔三差五吃一次,把虚了的肾补回来!
说到补肾,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虽是补肾滋阴*方,但要注意的是,它并不壮阳!自古以来,大家觉得“肾”是男人的敏感地带,其实不然,肾是先
十病九寒!除寒气的方法,《伤寒论》里早有介绍!
中老年群体,是寒症的高发区!一到冬天,手脚发凉、畏寒、乏力身体酸痛、有人还伴有头晕。阳虚、肝郁、贫血、不易发现的低血压都是常见原因,那怎么解决我们的手脚冰凉问题呢?别着急,靠吃也能有效调养!中医历代医家都十分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一场“清淡饮食”引发的急救!血压高千万管住嘴!
凌晨3点,67岁的张伯突然从床上翻滚落地,左手如触电般麻木,嘴角歪斜流涎,血压直冲200mmHg!儿子慌乱中喊道:“他天天喝苦瓜汁、凉拌芹菜,说能降血压,怎么会
扎一针,凭啥就能通全身?用科学解密针灸的“穴位密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一根银针扎进皮肤,为什么能缓解偏头痛?隔着衣服按压手肘,为什么能止住牙痛?有人说是“玄学”,也有人说是“心理暗示”,但无数成功案例证明,咱
恭喜您预约成功

请进入【我的课程】查看预约的课程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

添加客服微信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