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维通经调脏法:敷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日期:2025-04-26 来源:中医教育 阅读:6

九维通经调脏法作为一种集肌筋膜点推手法、中药外敷、能量应用为一体的综合调理方法,正逐渐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其中,中药外敷采用纯中药制剂,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以扶正祛邪。这些药物通过透皮吸收,直接作用于病灶,避免了对肝脏和胃肠的刺激。

九维通经调脏法

敷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敷药操作流程:

1、将沸水(100℃)与药粉混合搅拌,调成药膏状。

2、将调制的药膏置于保鲜袋上,对折后用保鲜膜覆盖,避免药性散发。

3、待药膏温度合适后,直接敷在不适部位,药膏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另一面用保鲜膜覆盖固定,厚薄均匀涂开,覆盖上毛毯保暖。

4、敷药时间结束后,将药膏全部取下丢弃,用干毛巾清理干净敷药部位剩余的药膏,再用温热的米酒对敷药部位进行擦拭或湿敷,缓解皮肤不适。

二、注意事项:

1、敷药部位24小时之内不接触冷水、不吹冷风、不喝冷饮,防止风寒再次侵袭。

2、贴敷适合选取时间为上午,注意敷药部位不可暴晒。

3、敷药结束后取下的药膏应直接丢弃,不可进行二次使用。

4、用药后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有轻微蜕皮、轻微红疹伴瘙痒属正常的调理反应现象,可待自行恢复;如出现小水泡,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必要时炉甘石洗剂外涂或涂抹绿药膏,严重者可口服氯雷他定,外涂川百止痒洗剂。

5、敷药期间饮食宜清淡为主,忌食生冷寒凉、辛辣刺激等食物,用药期间不能饮酒。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助力,进学习群共同进步!
推荐课程
相关推荐
中医基础:中医全息理论汇总!
‌中医全息理论‌是一种融合了全息医学和中医理论的医学理论,‌中医全息理论的概念出自张颖清教授的全息生物学,张教授率先提出了全息生物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中医学。中
全息舌诊:吴春梅老师教你如何“舌”上观健康!
舌诊,是通过观察人体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的变化,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又称望舌。舌诊是中医独具特色的诊法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
全息舌诊和传统舌诊的区别!
全息舌诊和传统舌诊是两种不同的中医诊断方法,它们在理论基础、观察和解读舌头的方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九维通经调脏法:常见问题的调节实操!
九维通经调脏法作为一种集肌筋膜点推手法、中药外敷、能量应用为一体的综合调理方法,正逐渐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这种方法通过综合应用多种调理手段,旨在调动人体
古法修身养元八段锦: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
冯金瑞教授所传授的古法修身养元八段锦,不仅保留了传统八段锦的精髓,还结合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进行了科学的改良和创新。这种古法修身养元八段锦,不仅动作优美、流畅,更强调了呼吸与动作的协调,使练习者在运动过程中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从而达到适宜的养生效果。
热点文章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升降出入,大道至简!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人体脏腑功能为生理基础,以气一之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论断调理疗法。《黄帝内径》认为,
四大 “补肾”良品,隔三差五吃一次,把虚了的肾补回来!
说到补肾,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虽是补肾滋阴*方,但要注意的是,它并不壮阳!自古以来,大家觉得“肾”是男人的敏感地带,其实不然,肾是先
十病九寒!除寒气的方法,《伤寒论》里早有介绍!
中老年群体,是寒症的高发区!一到冬天,手脚发凉、畏寒、乏力身体酸痛、有人还伴有头晕。阳虚、肝郁、贫血、不易发现的低血压都是常见原因,那怎么解决我们的手脚冰凉问题呢?别着急,靠吃也能有效调养!中医历代医家都十分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一场“清淡饮食”引发的急救!血压高千万管住嘴!
凌晨3点,67岁的张伯突然从床上翻滚落地,左手如触电般麻木,嘴角歪斜流涎,血压直冲200mmHg!儿子慌乱中喊道:“他天天喝苦瓜汁、凉拌芹菜,说能降血压,怎么会
扎一针,凭啥就能通全身?用科学解密针灸的“穴位密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一根银针扎进皮肤,为什么能缓解偏头痛?隔着衣服按压手肘,为什么能止住牙痛?有人说是“玄学”,也有人说是“心理暗示”,但无数成功案例证明,咱
恭喜您预约成功

请进入【我的课程】查看预约的课程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

添加客服微信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