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帕金森震颤怎么控制?3大误区必须避免,权威医生详解
说起帕金森,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手抖
家里老人开始手抖了,你是不是也跟着紧张?别急,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老人帕金森震颤到底怎么控制。说实话,这病虽然听起来挺吓人,但真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全世界大概有一千万帕金森患者呢,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人都会手抖。但你知道吗,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刚开始都会犯几个特别要命的错误。今天我就跟你说说这三个大坑,千万别踩。
第一个坑:一看手抖就觉得是帕金森,赶紧买药吃
这个误区真的太常见了。很多人看到老人手抖,心里就开始打鼓:"完了完了,这肯定是帕金森!"然后就开始到处打听偏方,什么保健品都往家搬,甚至自己跑药店买药。
但你知道吗?手抖的原因其实有好多种。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占了所有手抖情况的百分之六十。还有些是因为吃了某些降压药或者抗抑郁药引起的,甲亢也会让人手抖。真正因为帕金森引起的手抖,其实只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所以啊,发现老人手抖,第一件事不是买药,而是赶紧去医院。挂号的时候记住挂神经内科,别挂错了。医生会详细问病史,什么时候开始抖的,怎么个抖法,有没有其他症状。有时候还需要做个叫DaTscan的检查,这个比较准确。
告诉你个小窍门,真正的帕金森手抖有个特点,就是不动的时候反而抖得厉害,一做事情反而不怎么抖了。这叫"静止性震颤"。
第二个坑:以为得了帕金森就得静养,不能动
这个想法真的害人不浅!好多家属一听说老人得了帕金森,立马就把人当宝贝供起来,什么都不让干,什么运动都不让做。觉得多动会加重病情。
实际上呢,完全相反!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不运动的帕金森患者,病情发展得比坚持运动的要快三到五倍。运动对帕金森患者来说,简直就是天然的药物。
我特别推荐太极拳,这个对帕金森患者特别好。能改善平衡能力百分之八十五,减少摔倒的风险百分之六十七。每个星期练三四次,每次半小时就够了。
除了太极拳,快走也很不错。每天走个六千到八千步,既锻炼了心肺功能,又能改善走路的姿势。有条件的话,游泳也是个好选择,对关节负担小,还能锻炼全身肌肉。
还有一点很重要,帕金森患者说话容易出问题,所以平时要多练练。可以大声朗读报纸,或者唱唱歌,对改善语言功能很有帮助。
运动的时候也有讲究,最好是在吃药后一到两个小时,这时候药效正好,身体状态最佳。
第三个坑:觉得只能靠西药,中医都是骗人的
现在有两种极端想法,一种是完全排斥西药,另一种是完全不信中医。其实啊,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现在已经是国际趋势了。
中医在治疗帕金森方面还真有自己的绝活。比如针灸,头皮针能改善手抖的幅度百分之四十到六十,体针能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电针还能让疗效持续得更久。
中药调理也很有用。补肾的方子里会用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这些药材。活血化瘀的会用川芎、红花、丹参。平肝息风的常用天麻、钩藤、石决明。
按摩推拿也别小看,头部按摩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四肢按摩能缓解肌肉僵硬,按按百会、风池、太冲这些穴位,效果也不错。
当然,西药治疗也很重要。一线药物主要有美多芭、息宁这类左旋多巴,还有普拉克索、罗匹尼罗这些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以及司来吉兰、雷沙吉兰这些MAO-B抑制剂。
用药的原则就是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加量,因人而异地调整,定期去医院检查。
真实案例:八十七岁张奶奶的康复经历
说个真实的例子吧。张奶奶三年前确诊帕金森的时候,家里人就犯了前面说的所有错误。先是自己买药吃了半年,然后不让老人出门运动,最后还排斥所有的治疗方案。
后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家里人改变了策略。开始规范用药,美多芭配普拉克索。坚持让老人每天练太极拳半小时。还配合中医治疗,每周针灸两次。
三个月后,变化真的很明显。手抖的幅度减少了百分之七十,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了百分之八十五,心情也好了很多,又开始跟老朋友们聊天了。
医生的五条建议
最后,我总结一下权威医生的建议。第一,有症状就要早点看医生,早诊断早治疗。第二,用药要规范,不能随便停药或者调剂量。第三,运动要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第四,心理建设很重要,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第五,定期复查不能少,每三到六个月要去医院一次。
其实帕金森没那么可怕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老人帕金森震颤虽然听起来吓人,但真的不是绝症。关键是要避开那些误区,科学治疗,坚持不懈。
记住三个要点:手抖不等于帕金森,要正确诊断;运动是最好的药,静养反而有害;中西医结合效果更好,不要偏信一方。
帕金森确实不能根治,但只要方法对,老人完全可以带着这个病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家老人出现了手抖的症状,别慌张,也别乱投医。找专业的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再配合好家庭护理,相信科学的力量。
愿每一个帕金森患者都能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