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脉诊的9个方子是什么?聊聊比脉法9方!

日期:2025-09-23 来源:中医教育 阅读:35

“比脉法”源于古代中医典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晋时期甚至更早。张震老师将“比脉法”加以挖掘、整理,使其重新焕发光彩,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张震老师根据“比脉法”的理论,总结出9种调理方剂,涵盖补心、泻心、补肾阳、疏肝、补肺、泻肺、补脾、泻脾、补肾阴等方面。

张振脉诊的9个方子是什么?聊聊比脉法9方!

张震脉诊9个方子:

1、补肾阴:山药15g、枸杞15g、女贞子10g(男子用石斛10g)、麦冬10g、百合8g、茯苓10g、西洋参3g、黄芪10g、泽泻10g;

2、肾阳虚:山药15g、枸杞15g、淫羊藿10g、沙苑子10g、巴戟天10g、熟地10g、生地10g、杜仲8g、牛膝10g、山茱萸12g、益智仁12g;

3、补肺:干姜15g、桂枝15g、黄芪10g、麻仁10g、陈皮12g、五味子10g、甘草8g、法半夏10g、远志10g、白芷10g、浙贝10g、百部10g、鱼腥草10g、桑白皮10g、天冬10g;

4、泻肺:鱼腥草15g、桑白皮15g、黄芩10g、知母10g、麻仁10g、陈皮12g、五味子10g、甘草8g、远志10g、白芷10g、浙贝10g、百部10g、瓜蒌10g;

5、疏肝:柴胡24g、黄芩9g、人参6g、半夏9g、炙甘草6g、生姜9g、茅根12g、土茯苓12g、白芍12g、夏枯草9g、茵陈12g、山慈菇9g、莪术9g、三棱9g、大枣 4枚;

6、泻脾:鱼腥草20g、淡竹叶20g、金银花15g、栀子15g、蒲公英10g、玄参10g、荷叶12g、地骨皮10g、白芍10g;

7、补脾: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6g;

8、补心:酸枣仁15g、川芎10g、茯苓10g、知母10g、甘草8g、丁香6g、党参6g;

9、泻心:酸枣仁15g、川芎10g、茯苓10g、知母10g、甘草8g、绞股蓝10g、灯芯草8g;

这些方剂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具有显著的调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提示: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维护健康的关键。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助力,进学习群共同进步!
推荐课程
相关推荐
焦平老师演示龙根术通三焦,帮你打通身体“生命通道”!
焦老师带领大家实操练习龙根术通三焦的动作。[灯笼]打通三焦经的好处有上焦、中焦、下焦的功能恢复。具体来说,它可以带来以下益处:1. 中焦:中焦主要包括脾胃、小肠
杨氏全息针——中风后遗症调理方法(附针灸位置图)!
杨氏五行全息针,中风后遗症调理,手足3.8/2.7位点、中脉点,人中、承浆、廉泉穴。患者调理反馈,手拘谨一次打开。五行全息针法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和武医心法,以阴阳、五行、河图洛书理论为基础运用经络、全息、脏腑学说,整体辨证施治。五脏归属五行、五行对应五指、五指通调五脏。
中域教育针灸课程:培训特色针灸技能,助力中医传承!
中医教育针灸培训课程包括九宫飞星针、杨氏全息针、岐黄易医、魏氏脉道气血“一针通”、太乙灵羲术、平衡针灸、三针疗法、三生针、太极八卦脐针等数十种。
张震脉诊比脉法:中医脉诊新思路,助力健康生活!
脉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传统的“二十八脉”学习难度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近年来,一种名为“比脉法”的脉诊方法逐渐走入
武国忠老师三维调养:糖尿病综合调理方案!
现代医学眼中的糖尿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下降或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两者兼备而导致血液中的葡
热点文章
中医揭秘:90%家长都忽视的儿童健康问题,现在知道还不晚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数据时,心里真的咯噔了一下。90%的家长都在忽视孩子的健康问题?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好像真的是这样。 前几天在小区遛弯,碰到邻居李阿姨。她家孩子又感冒了,一年到头总是在咳嗽。李阿姨很无奈地说:"这孩子就是体质差,没办法。"但她不知道的是,在中医看来,这些"小毛病"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问题。 我们来聊聊那些被忽视的"小问题" 脾胃虚弱这件事
中医如何有效缓解季节性情感障碍(SAD)?权威解析
每年一到秋冬,朋友圈就开始流行“冬季抑郁症”自嘲。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天一冷,天一黑,整个人都蔫了,提不起精神,懒得出门,甚至连吃饭都变得没滋没味。别以为只是“矫情”,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医学名词——季节性情感障碍(SAD)。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聊聊中医到底能不能帮你走出情绪的“冬眠”。 什么是季节性情感障碍(SAD)? SAD其实就是“冬天的抑郁症”
丧亲之痛血糖紊乱悲伤过度调理方法:马来西亚中医视角与实用指南
你是否曾在失去至亲后,发现自己的身体仿佛也陷入了混乱?有位马来西亚的陈女士,年过五旬,原本血糖控制得当,却在父亲离世后,情绪低落、夜不能寐,血糖也开始波动不定。她的故事,正是许多中老年人面对“丧亲之痛血糖紊乱悲伤过度调理方法”这一难题的缩影。 观点一:悲伤与血糖——情志与生理的双重冲击 根据中医理论,情绪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悲伤,尤其是丧亲之痛,最易伤及肺气,进而影响脾胃与肾的功能。肺主气
哺乳期间头痛怎么缓解:马来西亚妈妈的中医智慧指南
作为一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的医师,我经常遇到新手妈妈们咨询关于哺乳期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在马来西亚这样的多元文化社会中,许多华裔妈妈既想遵循传统的坐月子习俗,又担心现代生活压力带来的身体不适。今天,让我们从中医角度深入探讨哺乳期间头痛的成因及其有效的缓解方法。 为什么哺乳期容易出现头痛? 从中医理论来看,产后头痛主要与气血不足、肝郁气滞密切相关。哺乳期间,母体需要大量气血来产生乳汁
严重脱发+产后抑郁一起治!情志疏导固发法,3个月重获自信
说实话,刚生完孩子那会儿,我身边好多妈妈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头发一把一把地掉,心情也跟着糟糕得不行。有时候看着梳子上缠绕的头发,真的会忍不住掉眼泪。 据我了解,大概有三四成的产妇都会碰到脱发问题 ,更别说还有不少人同时被产后抑郁折磨着。这种双重打击,真的让人很绝望。不过好在,中医的情志疏导配合固发治疗 ,确实能帮到很多人。 产后抑郁脱发:恶性循环让人崩溃 现实比想象中更严峻
恭喜您预约成功

请进入【我的课程】查看预约的课程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

添加客服微信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