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望耳诊病,你知道多少?
日期:2025-04-26
来源:中医教育
阅读:3
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也分布于耳或耳周围。故耳为“宗脉之所聚”。此外,在耳廓上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所以耳与全身均有联系,而尤与肾、胆关系密切,所以望耳可以诊察肾、胆和全身的病变。
当身体的某些部位有了病变时,在耳的相应部位就可以出现充血、变色、变形、丘疹、水泡、脱屑、糜烂或明显的压痛等病理改变,可作为诊断的参考。
1.耳色
正常人耳廓色泽红润,是气血充足的表现。
耳轮淡白,多属气血亏虚;
耳轮红肿,多为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
耳轮青黑,多见于阴寒内盛或有剧痛的病人;
耳轮干枯焦黑,多属肾精亏虚,精不上荣,为病重,可见于温病晚期耗伤肾阴及下消等病人;
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为出麻疹的先兆。
2.耳形
正常人耳廓厚大,是肾气充足的表现。
耳瘦小而薄,是先天亏损,肾气不足;
耳廓肿大,是邪气充盛之象。耳轮干枯萎缩,多为肾精耗竭,属病危;
耳轮皮肤甲错,可见于血瘀日久的病人。
3.耳病变
耳内流脓水,称为脓耳,多由肝胆湿热,蕴结日久所致;
脓耳后期转虚,则多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耳道之内赘生小肉团,称为耳痔,因湿热痰火上逆,气血瘀滞耳道而成。
耳道局部红肿疼痛,为耳疖,多因邪热搏结耳窍所致。
Tag:
中医望诊
上一篇:
伤寒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什么是“太阴病”?
下一篇:
中医望诊:观鼻知疾病,简单有效!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助力,进学习群共同进步!
相关推荐
伤寒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什么是“太阴病”?
今天回家路上,师妹让我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下什么是“太阴病”,我想了想,这么给她解释:太阴病的本质是“里虚寒”,就是病位在胃肠消化系统和胞宫的虚证、寒证。“虚”指
導引按蹻:导引按蹻的原理及功效!
导引按跷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理疗方法,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医教育开设的“導引按蹻”课程,请導引按蹻第七代传承人“赵作言”先生担任主讲老师,市面上基本上仅我们一家,非常难得;
了解太乙灵羲术——中医与易学结合的医术!
太乙灵羲术,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理论与易学智慧的独特医术。它融合了两种古老学问的精髓,旨在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健康调理方案。首先,我们来谈谈“太乙”这一部分。在太乙
中医望诊:观鼻知疾病,简单有效!
望诊可望多个部位,望鼻诊病是其中之一,望鼻一般分为望鼻的形态和色泽,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窍;鼻称明堂,为脾之所应。鼻之周围有各脏腑的相应部位,五脏居于中央,六腑
中医舌诊:为什么舌头可以看出身体状况?
舌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等来诊断身体的健康状况。舌诊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心与舌:舌为心之苗,
热点文章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升降出入,大道至简!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人体脏腑功能为生理基础,以气一之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论断调理疗法。《黄帝内径》认为,
四大 “补肾”良品,隔三差五吃一次,把虚了的肾补回来!
说到补肾,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虽是补肾滋阴*方,但要注意的是,它并不壮阳!自古以来,大家觉得“肾”是男人的敏感地带,其实不然,肾是先
十病九寒!除寒气的方法,《伤寒论》里早有介绍!
中老年群体,是寒症的高发区!一到冬天,手脚发凉、畏寒、乏力身体酸痛、有人还伴有头晕。阳虚、肝郁、贫血、不易发现的低血压都是常见原因,那怎么解决我们的手脚冰凉问题呢?别着急,靠吃也能有效调养!中医历代医家都十分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一场“清淡饮食”引发的急救!血压高千万管住嘴!
凌晨3点,67岁的张伯突然从床上翻滚落地,左手如触电般麻木,嘴角歪斜流涎,血压直冲200mmHg!儿子慌乱中喊道:“他天天喝苦瓜汁、凉拌芹菜,说能降血压,怎么会
扎一针,凭啥就能通全身?用科学解密针灸的“穴位密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一根银针扎进皮肤,为什么能缓解偏头痛?隔着衣服按压手肘,为什么能止住牙痛?有人说是“玄学”,也有人说是“心理暗示”,但无数成功案例证明,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