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宝宝夜啼不睡觉!专家教你安神推拿,3分钟见效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相信很多宝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哄睡的小家伙突然又哭了起来,而且一哭就是大半夜。看着宝宝哭得满脸通红,自己却束手无策,那种心疼和焦虑只有当妈的才能体会。
其实,宝宝夜里哭闹在中医里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夜啼"。这种情况特别常见,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不过别担心,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简单实用的推拿方法,学会了真的能让宝宝安稳睡到天亮。
为什么宝宝总是夜里哭个不停?
说起宝宝夜啼,很多妈妈都觉得特别头疼。白天明明好好的,一到晚上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主要跟几个方面有关系。
有些宝宝是因为脾胃比较虚弱,消化不好,肚子不舒服自然就要哭闹。这类宝宝通常脸色有点发白,手脚也比较凉,喜欢趴着睡觉。还有一些小家伙是心火比较旺,一到晚上就特别兴奋,见到亮光更是哭得厉害,小脸红扑扑的,大便也比较干。
另外,有些宝宝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惊吓,睡觉时总是一惊一乍的,这在中医里叫"惊恐伤神"。还有就是吃得太多或者消化不良,肚子胀得难受,当然也睡不好觉。
神奇的安神推拿,真的很管用
说到推拿,可能有些妈妈会担心,宝宝这么小,推拿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小儿推拿是非常安全的绿色疗法,而且效果特别好。
开天门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手法。用两个大拇指轻轻地从宝宝眉心往上推到发际线,就像给宝宝开启智慧之门一样。推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一般推个100次就够了。这个手法特别神奇,能够安神定志,很多宝宝推着推着就安静下来了。
接下来是推坎宫,就是沿着宝宝的眉毛从眉头推到眉尾。这个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对安神效果特别好。推的时候可以轻轻地跟宝宝说说话,让他感受到妈妈的温柔。
还有一个特别有效的穴位叫小天心,在宝宝手掌大小鱼际交界的地方,有个小凹陷。用大拇指轻轻地揉这个地方,能够清热安神。有些宝宝一开始可能不太配合,但慢慢就会习惯的。
针对不同情况的特殊手法
如果宝宝属于脾胃虚寒的类型,除了基础手法,还可以给他补补脾经。方法很简单,就是从拇指尖沿着拇指边缘往下推到手掌。同时可以顺时针给宝宝摩摩肚子,帮助消化。有些妈妈担心力度掌握不好,其实就像平时抚摸宝宝一样轻柔就可以了。
对于心火比较旺的宝宝,可以清清心经和肝经。心经在中指,肝经在食指,都是从指根往指尖推。这样能够降火安神,让宝宝不那么躁动。
容易受惊的宝宝,可以轻轻掐一下五个手指的关节处,然后揉一揉。还可以推推脚底的涌泉穴,从脚心往脚跟推。这些动作都有安神定惊的作用。
如果是因为积食引起的夜啼,那就要重点照顾一下宝宝的消化系统。在手掌大鱼际那里轻轻揉一揉,还可以轻掐手指横纹处,这样能够消食化积。
日常护理同样重要
除了推拿,平时的护理也很关键。室内环境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很多宝宝夜啼其实跟环境有关系,太吵太亮都会影响睡眠。
喂养方面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或者饿肚子。母乳妈妈自己的饮食也要清淡一些,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对宝宝特别重要。白天可以多抱宝宝晒晒太阳,让他分清楚白天黑夜。晚上睡觉前可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做做推拿,营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
妈妈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推拿多长时间能见效?一般来说,如果是轻微的夜啼,推拿几次就能看到明显改善。严重一些的可能需要坚持一两周。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效果也会有差别。
什么时候推拿最好?建议在宝宝睡前或者下午的时候做推拿,环境要安静,避免宝宝过度兴奋。
推拿会不会有副作用?小儿推拿是纯天然的疗法,没有药物的副作用。但要注意手法轻柔,不要用力过度。
需要配合其他治疗吗?如果怀疑是缺钙引起的,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D。如果宝宝有其他症状,比如发烧、呕吐等,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什么情况下要赶紧看医生
虽然推拿对夜啼很有效,但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持续高烧不退、频繁呕吐、大便异常(比如有血或者水样便)、哭声特别尖锐或者特别微弱。这些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信号,不能光靠推拿解决。
最后想说的是,宝宝夜啼虽然让人头疼,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改善的。作为妈妈,我们要有耐心,多学习一些护理知识。每一次温柔的抚触,都是对宝宝最好的爱。相信通过正确的方法和用心的护理,小家伙很快就能睡个安稳觉,全家人也能好好休息了。
愿每个小天使都能在妈妈的怀抱里安然入梦,一觉睡到大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