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须知!从事理疗、针灸、正骨、推拿需要哪些资质和证书?

日期:2025-09-23 来源:中医教育 阅读:32


非法行医,对于医疗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或许并不陌生。


一般来说,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和未取得相关资格认证的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


医疗行业从业人员不仅要了解非法行医是什么,更应该了解其具体表现形式和潜藏危害。


今天我们就从常见的理疗、针灸、正骨、推拿这几种形式来聊聊相关人员和机构的资质问题。



针灸





01

· 机构要求 ·


只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且诊疗科目有中医科的医疗机构,或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诊疗范围有针灸项目的中医诊所,方可开展针灸活动。

另外,根据《村卫生室管理办法》“村卫生室应当提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的规定,村卫生室可以开展针灸服务。




  •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医诊所应当按照备案的诊疗科目、技术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对诊疗行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管理,并符合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有关规定。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未经备案,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02

· 人员要求 ·


选择单位时,一定要事先了解机构是否具备相关医疗的开展资质,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行医资质进行医疗服务!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只有4类人员可以从事针灸活动:


1. 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的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

2. 取得有针灸专长《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的医师;

3. 在经过相关培训、考核合格的西医医师,可以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针灸活动;

4. 经过相关培训、考核合格的的乡村医生,可以在卫生室内从事针灸活动。


至于大家呼声很高的「康复治 疗师」,属于技师,不是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因此不具备从事针灸工作的资格,更不能以负责人身份开办诊所。

微信图片_20241228094609.png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中医针灸师证》、《中医针灸理疗师证》等证件,*多只能用在养生保健行业,做些简单的贴敷、艾灸等活动,不具备行医资格,自然也无法开展针灸工作。



正骨





01

· 机构要求 ·


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的合法医疗机构,核准的诊疗科目中有中医科。


02

· 人员要求 ·


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或中医专长执业医师(中医药技术方法和治 疗病证范围为正骨相关技术的)。

Q

正骨是否属于医疗行为?

**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目录》中将其归入第八篇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第三章正骨技术。
正骨属于骨伤类技术中的脱位整复技术、骨折整复技术,属于医疗行为。


Q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能否开展正骨治 疗?

正骨是中医骨伤科传统诊疗技术,类似中医的扳法和正骨术,属于中医诊疗技术,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的养生保健机构禁止开展。




推拿、按摩、刮痧、拔罐






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药条例》等有关规定:


一、以治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规范等实施中医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属于医疗活动,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


二、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应当由在本机构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不得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此类活动。


三、非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在机构名称、经营项目名称和项目介绍中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 疗”及疾病名称等医疗专门术语,不得宣传治 疗作用。



理疗






01

· 机构要求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诊疗活动是指通过各种检查,使用药物、器械及手术等方法,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


正骨、牵引、针灸、推拿、按摩、艾灸、刮痧、烤电、汗蒸、拔罐等等任何方法,只要与《细则》所列定义一致,均可视为诊疗活动


凡从事疾病诊断、治 疗的机构,均属于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规定了“针灸科专业” 、“推拿科专业”、“康复医学专业”、“预防保健科专业”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都是明确的医疗机构科目。


02

· 人员要求 ·


理疗师需要具备法定资格:

《执业医师法》第十九条,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执业被罚的案例屡见不鲜,提醒大家,医疗服务关系着大众的生命安全,从业需谨慎!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助力,进学习群共同进步!
推荐课程
相关推荐
丁氏中医全通论:与丁于洲博士共赴健康之旅!
“五脏之要,其要在通”。丁氏中医全通论,以这一核心理念为基石,带您深入探索中医的奥秘。丁于洲博士,华北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消化疾病研究中心的者,他以深厚的中医底蕴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您打开一扇通往中医智慧的大门。在这里,您将领略到《黄帝内经》的博大精深,感受丁氏中医胃病学术的独特魅力。
丁氏全通论:丁氏中医,致力于脾胃疾病探索!
丁氏全通论,是一部精心编纂的医学宝典,它融合了丁于洲老师多年的临床心得与国医大师们的传承智慧。其理论根基深深扎根于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秉持着“五脏通顺,健
董氏奇穴:各处疼痛这样取穴,缓解效果翻倍!
自带缓解疼痛的穴位,如果只是单独应用某一个痛穴,比较有效,但是遇到一些突发性的疼痛时,可能会略选力度不够,效果不佳。这时我们只要找到与之相对的一些辅穴,效果倍增
张震老师比脉法的八个方子,带你逐一解析
张震比脉法中所提到的八个方子主要用于中医调理不同病症,每个方子都有其特定的适用症状和药物组成。以下是这八个方子的详细介绍:健脾和胃汤:适用于脾胃虚弱,胃口不佳的
三生针法:曹大福老师家传中医,三位一体调理全身!
三生针法是曹大福医师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晶,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君臣佐使的针灸手法,调理脏腑经络,全面调理身体不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一针灸调理法注重“无痛”、“安全”、“全科”、“易学”、“长效”、“系统”六大特点,为初学者提供了更加友好的学习体验。
热点文章
中医揭秘:90%家长都忽视的儿童健康问题,现在知道还不晚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数据时,心里真的咯噔了一下。90%的家长都在忽视孩子的健康问题?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好像真的是这样。 前几天在小区遛弯,碰到邻居李阿姨。她家孩子又感冒了,一年到头总是在咳嗽。李阿姨很无奈地说:"这孩子就是体质差,没办法。"但她不知道的是,在中医看来,这些"小毛病"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问题。 我们来聊聊那些被忽视的"小问题" 脾胃虚弱这件事
中医如何有效缓解季节性情感障碍(SAD)?权威解析
每年一到秋冬,朋友圈就开始流行“冬季抑郁症”自嘲。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天一冷,天一黑,整个人都蔫了,提不起精神,懒得出门,甚至连吃饭都变得没滋没味。别以为只是“矫情”,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医学名词——季节性情感障碍(SAD)。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聊聊中医到底能不能帮你走出情绪的“冬眠”。 什么是季节性情感障碍(SAD)? SAD其实就是“冬天的抑郁症”
丧亲之痛血糖紊乱悲伤过度调理方法:马来西亚中医视角与实用指南
你是否曾在失去至亲后,发现自己的身体仿佛也陷入了混乱?有位马来西亚的陈女士,年过五旬,原本血糖控制得当,却在父亲离世后,情绪低落、夜不能寐,血糖也开始波动不定。她的故事,正是许多中老年人面对“丧亲之痛血糖紊乱悲伤过度调理方法”这一难题的缩影。 观点一:悲伤与血糖——情志与生理的双重冲击 根据中医理论,情绪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悲伤,尤其是丧亲之痛,最易伤及肺气,进而影响脾胃与肾的功能。肺主气
哺乳期间头痛怎么缓解:马来西亚妈妈的中医智慧指南
作为一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的医师,我经常遇到新手妈妈们咨询关于哺乳期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在马来西亚这样的多元文化社会中,许多华裔妈妈既想遵循传统的坐月子习俗,又担心现代生活压力带来的身体不适。今天,让我们从中医角度深入探讨哺乳期间头痛的成因及其有效的缓解方法。 为什么哺乳期容易出现头痛? 从中医理论来看,产后头痛主要与气血不足、肝郁气滞密切相关。哺乳期间,母体需要大量气血来产生乳汁
严重脱发+产后抑郁一起治!情志疏导固发法,3个月重获自信
说实话,刚生完孩子那会儿,我身边好多妈妈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头发一把一把地掉,心情也跟着糟糕得不行。有时候看着梳子上缠绕的头发,真的会忍不住掉眼泪。 据我了解,大概有三四成的产妇都会碰到脱发问题 ,更别说还有不少人同时被产后抑郁折磨着。这种双重打击,真的让人很绝望。不过好在,中医的情志疏导配合固发治疗 ,确实能帮到很多人。 产后抑郁脱发:恶性循环让人崩溃 现实比想象中更严峻
恭喜您预约成功

请进入【我的课程】查看预约的课程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

添加客服微信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