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中医才知道,失眠原来可以这么做!

日期:2025-09-23 来源:中医教育 阅读:39

都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但是春天的困是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


虽然睡眠问题不分季节,为什么春天的几率会相对更高?

虽然睡眠问题不分季节,为什么春天的几率会相对更高?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春季属木,木生火。


春季阳气生发过旺,*容易化火,主要是因为春天的气温开始上升,阳气生发,人体内的阳气也随之上升。


中医讲,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阳气升上去了,就导致了阴阳失衡,也就会引发“上火”的症状。


我们的肝在中医五行学上对应的季节是春天,负责调节情志和疏泄功能。

肝在中医五行学上对应的季节是春天,负责调节情志和疏泄功能。

肝藏血,就是说当人睡着之后,多余的血液会被肝脏储藏起来。


更直白一点说就是:


健康的人,白天的时候肝脏会释放能量气血,让你活力满满;

晚上会收敛储藏,让你安心睡觉。


不健康的人,肝脏就像枯萎的树木,白天不释放能量气血,让你昏昏沉沉的;

晚上不收敛储藏,让你睡不踏实。


春天的正常作息应该是早睡早起,但是现在因为工作或生活习惯,总是少不了熬夜。


就算能早早的躺在床上,也会玩玩游戏、刷刷短视频,放下手机还是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尤其容易多想,把世界各地的事情想一遍,明明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还是想不通。


这时候,适合食用一些疏肝理气、养肝护脾胃的食物。


推荐食疗


远志枣仁粥

远志枣仁粥

材料:

远志肉15g、炒枣仁10g、粳米75g。


做法:

将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锅中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

凝心安神、健脑益智。尤其对老年人血虚导致的惊悸、失眠、健忘症等有很好地疗效。


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

材料:

浮小麦60g、甘草20g、大枣15枚(去核)。


做法:

将所有原料一起煮成粥即可。


功效:

养心安神、宁心美肤。适用于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经常打哈欠的人。


百麦安神饮

百麦安神饮

材料:

小麦25g、百合25g、莲子肉15g、首乌藤15g、大枣2枚,甘草6g。


做法:

将小麦、百合、莲子肉、首乌藤、甘草、大枣冷水浸泡30分钟;

加水至500ml,煮沸20分钟;

滤汁存暖瓶内,想喝水时喝即可。


功效:

益气养阴、清热安神。适用于失眠多梦,善惊易怒,心悸气短的患者。


桂圆芡实粥

桂圆芡实粥

材料:

桂圆25g、芡实25g、糯米100g、酸枣仁20g、蜂蜜20ml。


做法:

莲子洗净去心;

芡实去壳,洗净,捣碎;

粳米淘洗干净后,加入芡实、桂圆肉一同入锅;

加适量水煮粥,粥成后加入白糖溶化后即可。


功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者。


推荐食其他调理方法:


情绪调节:

平日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多听音乐、散散步、做瑜伽、打太极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穴位按摩:

平常生活可以多按按太冲穴、行间穴、肝俞穴等穴位,清肝泻火。


中药调理:

如果肝火旺盛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进行调理。



全文完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助力,进学习群共同进步!
推荐课程
相关推荐
春季主生发,家长必学它,稳抓孩子身高【生长开关】!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同样,也是孩子们的生长黄金期!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表明,春季(3-5月)时期孩子的身高长得*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
春困不是懒,而是肝脾失调了!一碗汤唤醒被"湿被子"裹住的身体
春季生发,万物复苏。但是,很多人却经常感觉自己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就是所谓的“春困”。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气候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春困严重,
丁氏全通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如何用“通”解决健康问题!
丁医生认为万病之源都是堵出来的,他在胃病方面总结的“全通论”在应对其他五脏六腑方面的病症时也同样适用,于是,他将这种中医全通论进行广泛传播。肠胃不好的人,起码在口腹之欲这点上,就少了三分之一的乐趣。多吃、少吃都会引起胃部疼痛或不适,严重者还会伴有胃胀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想吃的不能吃,爱吃的要克
春天别错过这3种野菜!不起眼的野菜竟是天然的"养脾胃高手"!
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大地焕发生机,人体新陈代谢的节奏明显加快。《黄帝内经》讲"春主肝",肝气在春天像发芽的柳条肆意生长。但肝木太旺会压制脾土,这就是中医说的"肝木乘脾"。顺应时节,便有解决方案,春季这些不起眼的野菜中,就藏着"脾胃三兄弟"
说说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分型!
中医学将肥胖归属于“脂人”“膏人”“肥人”等范畴,记载*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篇将人之肥瘦分为“有肥、有膏、有肉”,肥胖病因多与年龄、体质、饮食
热点文章
中医揭秘:90%家长都忽视的儿童健康问题,现在知道还不晚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数据时,心里真的咯噔了一下。90%的家长都在忽视孩子的健康问题?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好像真的是这样。 前几天在小区遛弯,碰到邻居李阿姨。她家孩子又感冒了,一年到头总是在咳嗽。李阿姨很无奈地说:"这孩子就是体质差,没办法。"但她不知道的是,在中医看来,这些"小毛病"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问题。 我们来聊聊那些被忽视的"小问题" 脾胃虚弱这件事
中医如何有效缓解季节性情感障碍(SAD)?权威解析
每年一到秋冬,朋友圈就开始流行“冬季抑郁症”自嘲。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天一冷,天一黑,整个人都蔫了,提不起精神,懒得出门,甚至连吃饭都变得没滋没味。别以为只是“矫情”,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医学名词——季节性情感障碍(SAD)。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聊聊中医到底能不能帮你走出情绪的“冬眠”。 什么是季节性情感障碍(SAD)? SAD其实就是“冬天的抑郁症”
丧亲之痛血糖紊乱悲伤过度调理方法:马来西亚中医视角与实用指南
你是否曾在失去至亲后,发现自己的身体仿佛也陷入了混乱?有位马来西亚的陈女士,年过五旬,原本血糖控制得当,却在父亲离世后,情绪低落、夜不能寐,血糖也开始波动不定。她的故事,正是许多中老年人面对“丧亲之痛血糖紊乱悲伤过度调理方法”这一难题的缩影。 观点一:悲伤与血糖——情志与生理的双重冲击 根据中医理论,情绪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悲伤,尤其是丧亲之痛,最易伤及肺气,进而影响脾胃与肾的功能。肺主气
哺乳期间头痛怎么缓解:马来西亚妈妈的中医智慧指南
作为一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的医师,我经常遇到新手妈妈们咨询关于哺乳期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在马来西亚这样的多元文化社会中,许多华裔妈妈既想遵循传统的坐月子习俗,又担心现代生活压力带来的身体不适。今天,让我们从中医角度深入探讨哺乳期间头痛的成因及其有效的缓解方法。 为什么哺乳期容易出现头痛? 从中医理论来看,产后头痛主要与气血不足、肝郁气滞密切相关。哺乳期间,母体需要大量气血来产生乳汁
严重脱发+产后抑郁一起治!情志疏导固发法,3个月重获自信
说实话,刚生完孩子那会儿,我身边好多妈妈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头发一把一把地掉,心情也跟着糟糕得不行。有时候看着梳子上缠绕的头发,真的会忍不住掉眼泪。 据我了解,大概有三四成的产妇都会碰到脱发问题 ,更别说还有不少人同时被产后抑郁折磨着。这种双重打击,真的让人很绝望。不过好在,中医的情志疏导配合固发治疗 ,确实能帮到很多人。 产后抑郁脱发:恶性循环让人崩溃 现实比想象中更严峻
恭喜您预约成功

请进入【我的课程】查看预约的课程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

添加客服微信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