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换季别瞎补!一碗热粥养好脾胃这个"人体锅炉"!

日期:2025-04-26 来源:中医教育 阅读:8

“开春后这胃就跟闹钟似的,一到下午三点准时胀气,晚饭吃两口就顶得慌。”

“掀开衣服一看,肚皮鼓得像揣了个大西瓜。”

其实每年冬春交替的这个时候,脾胃闹情绪的朋友们都能坐满整个急诊室。

冬春换季别瞎补!一碗热粥养好脾胃这个"人体锅炉"!

脾胃是身体的"粮食加工厂"。

咱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可不是凭空来的。

《黄帝内经》讲得明白:"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冬春换季别瞎补!一碗热粥养好脾胃这个"人体锅炉"!

把脾胃比作**的粮仓管理员,吃进去的米面肉菜,都得靠它们加工成气血营养。

冬春交接这会儿,就像粮仓换季清点,*考验管理能力。

如果在这个阶段,你的身体出现这些情况,说明"粮仓"该检修了:

吃完饭像吞了石头,坠着疼

舌头两侧齿痕像波浪线

大便时而干结时而溏稀

明明没干活却浑身发沉

嘴唇起皮还爱长口疮

元代名医李东垣在《脾胃论》里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李东垣在《脾胃论》

冬春交替时阳气刚要冒头,就像烧锅炉的火苗忽大忽小。

这时候要是猛吃滋补品,等于往炉膛里塞湿柴火,不仅烧不旺,还冒黑烟(生湿气)。

这种例子可并不少见。

我们还曾收到过粉丝私信:冬天猛吃羊肉进补,开春后天天腹泻,舌苔厚得能刮下二两。

这就是典型的"虚不受补"。

《景岳全书》记载:"盖脾主湿,湿盛则泻。"

《景岳全书》记载:"盖脾主湿,湿盛则泻。"

脾胃这个"锅炉"火力不足,补品非但吸收不了,反而变成垃圾堆在肠道。

初春的脾胃就像刚解冻的土地,得用温和的农家肥慢慢养,上来就浇化肥,准烧苗。

现在很多人的胃炎、肠息肉,都是年年换季瞎折腾攒出来的病根。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养脾胃的食疗小妙招——四神小米粥

这道【四神小米粥】,用了四味"修锅炉"的好材料:

四神小米粥

小米30克:脾胃*喜欢的"黄金米"

山药半根:修补胃黏膜的"创可贴"

茯苓10克:吸走湿气的"小海绵"

莲子10克:安抚肠胃的"镇静剂"

做法比煮泡面还省事:

茯苓提前泡软,山药削皮切丁(手痒记得戴手套)

小米淘洗后冷水下锅,水开撇去浮沫

加入其他材料,小火慢熬40分钟

出锅前撒把枸杞,糖尿病人可不加

这粥特别适合现在冬春交替时喝。

小米的谷气能唤醒休眠的脾胃,茯苓把积存的湿气吸走,山药修补受损的胃黏膜。

就像给生锈的锅炉做保养,先把陈年老垢清干净,再涂上防锈油。

早晚喝上一碗,坚持半个月,会感觉肚子松快了,舌头也不那么胖了。


除此之外,给大家列个冬春换季饮食红黑榜,只要照着食材清单吃准没错~

宜吃:

蒸苹果:带皮蒸20分钟,止泻又养胃

烤馒头片:焦香入脾,每天两片当零食

陈皮姜茶:老陈皮3片+生姜2片,驱寒暖胃

忌吃:

反季西瓜:寒湿太重,堪比"肠胃炸弹"

油炸春卷:油腻碍胃,吃多准泛酸

冰镇饮料:给脾胃"泼冷水"*伤阳气


再教大家几招老祖宗传下来的养胃操:

揉腹功:睡前平躺,掌心贴肚脐,顺时针揉36圈

踩黄豆:光脚踩晒干的黄豆,每天踩10分钟

晒后背:中午靠墙站,让阳光照在命门穴

哼"呼"字:每天清晨面朝东,长声念"呼——"养脾

记住《养生镜》里说的:"食饮有节,脾胃乃安。"

冬春换季别急着"贴春膘",先把脾胃这个"锅炉"收拾利索。

就像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把消化功能调理好了,吃啥都能变成营养。

这个春天,咱们就从一碗暖胃粥开始,给身体打好根基吧!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Tag: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助力,进学习群共同进步!
推荐课程
相关推荐
武国忠老师三维调养:高血压综合调理方案!
现代医学眼中的血压高:分型:继发性高血压: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解决方案:通过扩张血管、利尿,进而降血压。(单
武国忠老师三维调养:糖尿病综合调理方案!
现代医学眼中的糖尿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下降或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两者兼备而导致血液中的葡
张震脉诊比脉法:中医脉诊新思路,助力健康生活!
脉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传统的“二十八脉”学习难度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近年来,一种名为“比脉法”的脉诊方法逐渐走入
艾灸不是烤肉!按这4个步骤来,“灸透”穴位!
在《黄帝内经》记载中,艾灸是和针刺、砭疗、按摩导引、汤药并列的调理手段之一,然而比较尴尬的是,现在很多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都普遍存在“重针轻灸”或“以灸辅针”的
聊聊丁于洲博士的“丁氏中医全通论”与“全通汤”!
丁氏中医全通论以《黄帝内经》中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为理论基础,以 “用通与不通,对每一个病症分析病机” 为治 疗方法,以 “四焦八系全通汤” 为具体方剂。
热点文章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升降出入,大道至简!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人体脏腑功能为生理基础,以气一之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论断调理疗法。《黄帝内径》认为,
四大 “补肾”良品,隔三差五吃一次,把虚了的肾补回来!
说到补肾,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虽是补肾滋阴*方,但要注意的是,它并不壮阳!自古以来,大家觉得“肾”是男人的敏感地带,其实不然,肾是先
十病九寒!除寒气的方法,《伤寒论》里早有介绍!
中老年群体,是寒症的高发区!一到冬天,手脚发凉、畏寒、乏力身体酸痛、有人还伴有头晕。阳虚、肝郁、贫血、不易发现的低血压都是常见原因,那怎么解决我们的手脚冰凉问题呢?别着急,靠吃也能有效调养!中医历代医家都十分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一场“清淡饮食”引发的急救!血压高千万管住嘴!
凌晨3点,67岁的张伯突然从床上翻滚落地,左手如触电般麻木,嘴角歪斜流涎,血压直冲200mmHg!儿子慌乱中喊道:“他天天喝苦瓜汁、凉拌芹菜,说能降血压,怎么会
扎一针,凭啥就能通全身?用科学解密针灸的“穴位密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一根银针扎进皮肤,为什么能缓解偏头痛?隔着衣服按压手肘,为什么能止住牙痛?有人说是“玄学”,也有人说是“心理暗示”,但无数成功案例证明,咱
恭喜您预约成功

请进入【我的课程】查看预约的课程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

添加客服微信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二讲老师微信,获取个性化服务